1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0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15.5%,增速在1-9月份由負轉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10.6個百分點。
事實上,這一增幅創下了2021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2021年前6月份電熱水氣利潤同比增幅為16.9%,之后增幅逐漸收窄,直至同比大幅下降,最大降幅達到45.3%。

2
| 具體到電力行業來看
國家統計局據表示,隨著煤炭保供穩價工作的持續推進,電力行業成本壓力趨緩,利潤同比增長28.1%,增速較1-9月份加快16.7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1.0個百分點,較1-9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是拉動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升最多的行業。
從上市公司方面其實也能看出這一趨勢來。截止目前,火電板塊上市公司已陸續披露了今年的三季報,絕大多數企業營收同比增長,其中華能國際以前三季度1839.53億元的營收居首;歸母凈利潤方面,前三季度實現盈利的同樣占大多數,國電電力以50.15億元位居第一。
|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
促使火電行業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因今年夏季多地出現持續性極端高溫,帶動用電需求大幅增長,火電利用率和發電量都得到了提升,疊加電價處于高位,火電企業收入明顯改善。
二是成本端受益于長協煤的保供穩價帶來的結構性降本,利好火力發電企業盈利提升。
據國電電力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并報表口徑完成發電量3550.30億千瓦時,上網電量3373.17億千瓦時,按照可比口徑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01%和2.93%。國電電力表示,公司發電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受全國區域局部高溫缺負荷影響,火電發電量同比增加,同時新能源裝機容量增加,發電量同比增加。
廣發證券在10月25日發布的一份行業研報中指出,在汛期來水偏枯水電出力不足情況下,火電發電量增速回升,同時受益于電價市場化交易比例提升以及長協兌付比例提升,整體來看火電公司三季度業績表現亮眼。
而煤價的持續高位運行,給火電企業帶來的也并不是“無一利好”。高煤價的另一方面是促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
受益于結算電價上漲緩解燃料成本壓力,皖能電力與贛能股份均實現扭虧為盈,大唐發電今年前三季度則實現歸母凈利潤7.64億元,同比增長418.54%。
內蒙華電亦表示,今年以來受交易電價政策調整影響,公司售電單價同比上漲81.43元/千千瓦,同時因前三季度社會用電量增加,公司發電量同比增長7.19%。發電量與售電單價均增加的背景下,內蒙華電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5.58億元,同比增長537.22%。
“在現有煤價的情況下,我們對電價維持較高水平還是有信心的?!眱让扇A電9月中旬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曾表示,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針對高耗能企業電價上浮突破20%的政策仍在執行。內蒙華電稱,會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和電力市場改革進程,積極參與各類市場交易,制定精準營銷策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
后期即將迎來冬季用電高峰,而且從往年的情況來看,迎峰度冬的難度往往大于迎峰度夏,因而預計后期火電將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發電量有望維持高位。
3
與此同時,中電聯10月下旬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則再度呼吁對煤電價格成本的有效疏導給予政策支撐。報告稱,應協調督促各地區嚴格落實發改價格〔2021〕1439號文件,確保煤電價格切實上浮到位,疏導煤電企業成本。對電價上浮后仍與煤價水平錯位的地區,考慮重新核定基準價,盡快緩解企業經營困難形勢,提升保供能力。
也就是說,火電行業將迎來出力提升且電價上漲的“雙贏”局面,疊加仍在持續推進的長協煤機制,預計火電企業經營狀況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來源:煤炭資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