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上旬,沿海高熱值動力煤價格震蕩回落,下旬下降幅面擴大至中低熱值煤種,價格下行趨勢確立。此輪煤價下行已不再是單純的政策性引導,更多的是來自于采購需求走弱帶來的沿海煤炭供需格局上的根本性改變,再加上港口環節疏港壓力、時段性強降雨與高溫天氣帶來的煤質變化、“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預期等因素干擾,市場拋售心態增強,煤價趨勢性下跌進一步明確。
從煤炭供給方面來看,國家增產增供政策已卓顯成效,企業落地執行到位,煤炭總產量增幅擴大至2.5億噸以上,主要集港運輸通道煤炭運量不同程度增加,有效改善了我國以及沿海煤炭市場供給環境,在多方通力合作下,煤炭加速向港口方向轉移。增產增供政策將延續至明年3月份,后期集港貨源仍將得到有效保障。
而在港口貨源中,長協煤占比也將進一步提高。在政策有效監管下,煤礦長協煤銷售比重提升,大幅縮減了市場煤占比,再加上鐵路方面提高長協合同準入要求,個別鐵路甚至傾向年度長協合同上站,這也大大提高了集港貨源中長協煤運輸比例。下半年是實現長協煤高兌現率的提速階段,港口長協煤偏高占比份額將持續。
從采購需求方面來看,整體需求表現偏差,僅在6、7月份有所提升,但在煤炭周轉作業中,電煤與非電用煤下水比例發生了較大變化,進而影響到沿海煤炭價格構成。
一、電煤采購集中在長協煤兌現
對于電煤來說,今年電煤消費旺季特征本就偏弱,終端用戶剛性補庫需求收縮,基于港口環節較往年同期明顯偏高的煤炭中長期合同兌現率、價格政策監管下終端采購模式后移等,終端用戶超月度均衡部分采購量以及計劃外采購量大大減少,最終導致了電煤消費旺季期,沿海煤炭價格組成中出現了長協煤增量限價走低、市場煤成交縮量下跌的情況。
無論從月度、旬度以及日度數據來看,今年電煤消費整體表現不佳,7月高溫天氣雖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電廠負荷,但難抵一直以來的頹勢,且后期也難有較大突破,整體終端用戶北上增量采購需求釋放有限。
一是高溫天氣拉動后勁不足。氣象專家表示,8月份極端天氣依然存在,我國南方地區高溫強度將有所收斂,整體降雨量較大,且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南地區,長時、大范圍高溫天氣難以積蓄,預計對火電的拉動作用不及預期,且短時高溫悶熱天氣更多的是帶來尖峰負荷上移。此外,今年是我國經歷的第三個拉尼娜年,按照前兩年的氣候特點,秋老虎表現乏力,今年也難以再度發威。
二是工業用電需求增長乏力。疫情帶來的全球運輸秩序性混亂已進入末期,此前利好我國出口的重大因素走弱,而上半年呼聲較高的強基建刺激也并未如期來臨,項目儲備不足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近期高層會議并未提及經濟增長目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建穩增長的必要性將有所弱化。此外,企業開工不足,高耗能行業PMI持續位于收縮區間,拉低了整體制造業水平。由此可見,出口萎縮、投資增長放緩和消費疲軟,拉動經濟發展的三要素整體表現不佳,且短期難有明顯改善,后期工業用電需求增長不容樂觀。
三是外貿用煤缺口已得到解決。煤炭進口量增減已不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沿海煤炭市場,即便是在傳統性電煤消費旺季期,終端電廠對進口煤依存度也不高,這主要也得益于國家提前部署,此前釋放1.8億噸內貿長協煤有效補給了進口煤缺口,大幅緩解了電廠用煤壓力。進口煤市場份額已驟減,后續旺季消費期過后,更難有較大增量。

二、非電用煤采購進入周期性疲軟
對于非電用煤來講,當前我國乃至全球需求前景擔憂依舊,經濟表現疲軟,水泥建材等行業發展遇到瓶頸,也決定著終端用戶北上非電用煤采購需求走弱,尤其是在當下錯峰生產時段,更為明顯。
水泥行業,各省6月起相繼開展夏季錯峰生產,部分企業甚至主動錯峰生產,但需求已連續三個月大幅下滑,即使供應萎縮,也無法改變供需結構性問題,成品價格暴跌甚至見底,而各地庫存依舊較高、市場需求淡季持續、臺風高發期干擾作業、水泥保持期僅3個月等,后續仍面臨較大壓力。
表一 8月份各地錯峰生產情況表
注:根據資訊整理。
建材行業,隨著原材料成本走低,建材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得到一定改善,但從歷史發展來看,當前仍處于偏高水平,中小企業利潤空間已嚴重萎縮,而需求實際兌現仍需時日,建材行業后續發展難有較強突破。一方面是各地用于基建業務的資金相對充裕,但以工代賑和新型城鎮化政策指導落實需要時間,所謂高速發展短期仍然未知。另一方面是房地產行業受疫情反復與部分房地產企業資金緊張影響,交付難有保障,且需要大量資金實現竣工,短期回暖跡象仍需觀察。
綜合來看,當前沿海煤炭市場供需偏寬格局加劇,長協煤兌現提升、市場煤成交縮量明顯,是致使沿海煤價進入下行通道的主要動能。此前價格不是未現疲軟,但港口市場長協煤與市場煤比例失衡,非電用煤采購需求給予了一定的支撐,然而在市場景氣度偏差、各地區開展錯峰生產下,需求的急劇萎縮給予沿海煤炭市場一記重錘,價格出現補跌。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支撐沿海煤價的邏輯依然存在,港口長協煤與市場煤占比仍是關鍵。如果在電煤旺季消費期,非電用煤采購需求轉好,將繼續對沿海煤價形成支撐,一旦過了電煤旺季消費期,即使非電用煤需求轉好,沿海煤價也難以扭轉下行趨勢。
來源:秦皇島煤炭網